周传基谈电影剪辑-时空结构
浏览:84 来自:东莞视频制作 发布时间:2023-12-14 09:24:33周传基谈电影剪辑-时空结构80年代以来,在我国电影艺术的发展中,由于长镜头风格的引入、宽银幕的发展(包括遮幅银幕),以及电视艺术的发展,电影的剪辑受到明显的冲击。尽管在创作上剪辑的手段似乎越来越丰富多样了,但是与此同时,有些概念也变得混乱起来了。比如说,蒙太奇与长镜头被认为是互不相容的对立物,甚至有人由于根本没有搞清电影是什么,竟认为长镜头理论的引入于扰了中国故事电影的创作;也有人认为蒙太奇与长镜头仅仅是殊途同归的问题。另外有些人把“蒙太奇”与“长镜头”仅仅归结为“时空交错”手法与长镜头手法的清单,缺乏科学的系统研究。而电视早期的“中、近、特写”的原始理论则使中国的电视剪辑主要依靠三镜头法。更有人以“时髦”为规律,例如,既然大多数“好”影片在表现入室动作时是镜头A开门入室,镜头B入室掩门,于是认定这就是规律。从所有这些问题中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的问题,即对电影的结构(即相对时空周传基谈电影剪辑-时空结构结构,亦即运动)缺乏系统的研究。这也是综合论(电影是文学、戏剧、绘画、音乐等艺术的综合)所带来的必然后果。
蒙太奇是电影早期发展阶段(即默片时期)的概念,它代表了那个时期对电影时空关系的认识—当然是有局限的认识。尤其是“蒙太奇”一词对我们来说是外来语汇,每当论述“蒙太奇”时,必先说文解字一番。电影发展至今八十余年,对电影的时空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后,“蒙太奇”已不足以概括全部的电影时空关系,什么狭义的和广义的蒙太奇、苏联的蒙太奇、爱森斯坦的蒙太奇、普多夫金的蒙太奇、好莱坞的快速蒙太奇等等,不一而足,越解释越乱。估计在我们的各种电影辞书的编纂工作中,也会遇到对蒙太奇概念的不同理解。这充分说明存在的问题。另外,长镜头虽然是一个较新的概念,但是对它的理解也各有不同。有人仅从镜头尺数的长短来理解,有人从段落来理解,有人则从暖昧性来加以反对。至于剪辑(或称蒙太奇)究竟是导演还是剪辑师的职责,也是各执一词。
看来,这些问题的解决应当从电影的时空关系入手。因为无论对于电影、电视(以及今日的广播剧)来说,相对时空关系正是各种视听机器所提供的基本结构形式。
电影、电视的独特的相对时空关系是由电影、电视的感光一电子机器所提供的一个固定画面的画格和1秒24个画格的间歇运动所构成的。它之所以被称为“相对的”时空关系,是因为电影空间的存在(以一个固定画面的画格为最小单位)是依附于它的时间((1/24秒的时值),它的时间进行也必须依附于空间的存在。简而言之,电影的空间是时间化的空间,电影的时间是空间化的时间。时空的相对关系的表现形式就是运动,这是符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观念的。电影的相对时空关系的表现形式是视听运动。
虽然舞台演出形式也都具有时空关系,但是舞台的局限性使它们的时空关系的表现形式受到极大的限制,最重要的是,它们不具备1/24秒一个画格的(达到人的视听能力的极限)最小时空值。
此外,电影的视听因素赋予电影以可闻可见的形式。所以,构成电影的基本元素就是视听和时空。请注意,不是时间、空间、视觉、听觉,而是时一空、视一听。视听是相互依存的,时空是相互依存的。而视听因素是纳入时空框架之中的。
无论是电影创作(不论是什么形式和风格),还是理论研究都必须以这两种关系的关系、也就是这两种系统的系统为基础。当然,再加以细分,则形成众多的关系和系统。
电影的相对时空关系可基本分为两大类:镜头内的时空关系及镜头与镜头之间的时空关系。这样的分类概括,甚至可以取代“场面调度”、“长镜头”、“镜头内的蒙太奇”、“蒙太奇”、“剪辑”或“组接”等概念。在这两大类关系之间不存在以哪一类为主的问题,也没有明确的分界线。有所侧重或偏颇,那只是创作者的选择或个人风格问题,或理论家的观念问题。更多的情况是,在一部电影作品中兼有这两种关系。尤其在宽银幕电影中,这种现象更为普遍。从这两类关系来进行探讨,将有助于剪辑师在创作中进行系统而完整的探索。这种探索并不排斥娱乐片。因为,这里再强调一遍,任何片种都脱离不开时空与视听关系。视美影视服务范围:视美影视创立于2001年,专业致力于影视广告、企业宣传片、企业专题片、企业微电影、城市宣传片、城市招商引资规划片等视频内容的创意、拍摄、制作,以实现了专业化,规模化经营;
- 上一个:超实用宣传片剪辑技巧
- 下一个:电影预告片字幕和画面技巧字幕